有人曾说,上世纪70年代是“搪瓷的年代”。虽然带些调侃意味,可回过头看看,满眼的搪瓷杯制品的确成为那十几年间,与百姓如影相随的生活之必须。更多内容请点击《收藏我们曾经的搪瓷杯时代》
我们简要回放一下昔日的情景:拐进胡同口,映入眼帘的是搪瓷牌上写着的胡同名称,来到自家大院门前,门框上有搪瓷牌号和搪瓷“功臣之家”、“光荣军属”的匾额;步入院子,山墙上探出一只搪瓷大灯罩,房门一角摞着若干搪瓷痰桶;迈进屋内,盆架上放着搪瓷洗脸盆、搪瓷洗脚盆和搪瓷肥皂盒,水缸上扣着搪瓷水舀子,炉子上坐着搪瓷烧水壶,圆桌上摆着搪瓷茶盘子和搪瓷茶壶,橱柜里放着搪瓷碟、搪瓷碗、搪瓷勺、搪瓷提盒,灶台前排列着搪瓷锅、搪瓷盆、搪瓷罐、搪瓷铲子、搪瓷盖……人们为何如此看重搪瓷制品呢?在当时,选择搪瓷是一种进步,也是一种潮流,搪瓷制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分量轻、易清洗、不怕摔、花色种类繁多,尤其家里孩子多,一吃饭经常弄个盆摔碗碎,大人愁得要命,自打有了搪瓷碟、搪瓷碗就不怕了,即便碗摔掉了瓷也不影响使用。
虽好,可一旦掉瓷很容易生锈,所以街头有专门卖“搪瓷膏”的,只要选择近似的颜色涂在搪瓷杯残破部位即可。
本文由瑞吉祥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://www.whrx.com.cn/article-4-156.html